欢迎进入贵州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协会官网!

        近日,由四局安装承建的瓮安县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项目主厂房、脱硫综合楼和120米烟囱顺利完成结构封顶,标志着这一贵州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工程进度取得突破性进展,由土建阶段全面转入安装大干阶段。



园区关键工程 赋能低碳发展

        瓮安县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项目(热电联产项目、黄磷尾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总用地面积8.6万平方米。

        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内容包括2×300t/h高温超高压循环床锅炉、1×B40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及配套设施;黄磷尾气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100t/h高温超高压黄磷尾气锅炉配置、1×C5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及附属设施。

        项目是贵州磷化(瓮福)集团公司落实贵州省工业倍增行动决策部署,打造千亿级化工园区的供热中心,承担着黄磷、团球矿、草甘膦等生产装置的供汽功能。项目整体建成后,预计年产值约344亿元,解决就业3500余人,对助力黔南州打造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磷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高效施工策划 确保建设进度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场地制约、交叉施工频繁等多重挑战,项目紧紧围绕“设计先行、招采跟上、平衡施工、协同作战”的工作思路,推行“平行作业+立体交叉”施工模式,统筹各区域和各专业人、材、机无缝衔接,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最终较节点提前一个月完成主厂房、脱硫综合楼和120米烟囱三大单体结构封顶,为后续设备安装创造条件。


         项目主厂房首层通过超前策划,调整施工顺序,加大周转材料成本投入,承台顶增加一层垫层,额外搭设脚手架,实现工期节约,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技术创新赋能 攻克施工难点


        项目主厂房运用盘扣式支模架技术,凭借模块化快拆装、高承载力以及稳定性强的优势,提升了30%的工作效率,减少了高空作业风险。同时,项目团队采用分模浇筑工艺,将主厂房划分为东、西两个独立浇筑单元,精细化控制混凝土凝结时间与温度应力,有效规避结构冷缝与裂缝问题。


        项目创新采用液压翻模施工工艺,用于120米烟囱外筒为混凝土筒身结构施工,以智能化模板提升系统为核心,通过“分层浇筑、循环攀升”的模块化作业模式,较传统工艺缩短工期近20%,具备了混凝土表面光洁平整、建造精度高、筒身不发生扭转等优点,既可有效规避高空散装模板的安全风险,又可减少钢材损耗,达到绿色建造与高效施工的深度融合。


精益管理护航 铸就品质工程


        项目以“全周期、全要素”质量管理为核心,建立智慧工地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物料追踪、工序验收、风险预警的实时管控,通过建立健全检查验收制度,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监控,确保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符合标准。


        项目团队严格落实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聚焦深基坑施工、大型设备吊装、高支模、高层脚手架安拆等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审核、交底、验收全链条管控,开展各类检查,推动项目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


党旗飘扬聚合力 一线攻坚显担当

        为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成立项目党支部。党支部创新开展“党旗插在工地上”活动,通过党员责任区、先锋岗等载体,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施工一线。项目攻坚期间,党员骨干带头落实“班前十分钟”安全教育,连续奋战攻克关键技术难点,实现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项目工会同步构建服务体系,开展一系列慰问活动,设立“工地健康驿站”,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党建引领和工会服务的双重助力下,形成了“党员冲锋在前、职工安心奋战”的良好局面,成功实现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目标,为项目高品质履约和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合力。

供稿:中建四局安装公司